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、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议精神,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实际,制定了2009年医疗器械监管计划,从深化医疗器械分类监管着手,突出对植入介入性医疗器械、无菌医疗器械、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环节的监管,加大对问题企业的处置力度,检查覆盖面达到100%,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检测和信息收集力度,确保医疗器械安全。重点有以下七个方面:
一、通过督促企业加大对植入性和无菌产品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估,关注生产使用粘合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,以及产品在材料聚合、热处理、灭菌等生产工艺可能引起的材料变性、有毒物残留和吸附等潜在风险分析,进一步提高产品安全性。同时,通过对生产企业灭菌能力、检测能力的评估、培训、考核和整治等,全面推进无菌产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能力。
二、督促医用电器设备生产企业,严格按GB9706.1-2007新标准组织生产,重点督促和检查企业的电气安全检测设备是否齐全、精度是否符合要求、检测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能力以及企业是否按标准要求进货、组织生产和成品检验等。
三、在去年整治的基础上,进一步从证件、人力资源、原材料进货验证、生产过程、出厂检验、仓库管理、生产环境、安全生产、体系运行等方面对定制式义齿生产企业加强监督。
四、进一步加强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,重点关注生产企业可能存在的产品研制生产记录不全、原材料验收不完善、现场状态标识不全、未按规定做相关验证、工艺用水和清洁环境监控不严等,严格落实《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》。同时,做好经营环节的行政许可和日常管理。
五、继续进行“找不到”、“不生产”、“间歇性生产”等企业的清理规范,消除可能的隐患。
六、加强对医疗机构器械使用的监督管理,按“医院分级、产品分类、轻重缓急、逐步深入”的原则,做好使用环节的监管工作。
七、强化专业化检查、监管能力。根据现有人员条件和监管人员专业背景、特点,工作经历、特长和辖区器产品门类特点、监管重点和难点,组建跨区域的检查队伍,并加大专业培训力度,进一步强化专业化检查、监管能力,提升监管队伍的总体水平。